2020 / 05 / 03
照片中看起來像是「珍珠芋泥」及「爆米香餅」的東西,其實是住宅大樓裡「輕隔間牆灌漿料」,其施工前後的狀態,看似單純,卻潛藏著大學問。圖片:潤泰精密材料 提供
隨著COVID-19疫情持續延燒未緩,世界各地對「輕隔間」需求度相對提高,針對台灣廣泛使用的「輕隔間灌漿牆」,雖然沒有分戶結構牆那麼厚實,但也存在許多優點,輕質安全、施工便利、結構穩固,若僅用於居室空間之區隔,算是相當游刃有餘且稱職,因此,台灣近二十多年間,新建大樓多半也採該工法構築隔間牆,普及率堪稱第一。
台灣早年,房間牆面多半用磚頭砌成,經過一些地震災害後,會發現牆體倒塌時,磚牆的重量,往往是造成人員傷亡的主因,隨著建材的日新月異,遂有業者整合「板材、輕鋼架、輕質粒料、水泥砂漿」開發出「輕隔間灌漿牆」,產品推出後,市場接受度相當高,除了安全性外,衍生出的許多優點,也是其受歡迎的原因。像是輕質特性,使得建築設計上能減少牆體造成的樓板載重、柱樑強度需求也相對降低和變小,規劃上能為室內爭取不少空間運用;灌漿式施工,亦有利工地在缺工狀況下,節省工時人力;而牆體受測後,可達兩個小時之防火時效,也無消防疑慮。
看似容易的材料及工法,背後需仰賴精密計算與嚴格品管才能達成,尤其體積重量佔比卻最高的「輕隔間牆灌漿料」,可說是牆體的核心關鍵,但如何分辨這潛藏牆壁中的砂漿優劣?品牌高低?幾乎被世人遺忘,漸漸也變成被建商跳過的重要課題,消費者即便提問,多半只得到較模糊的答案。
國內擁有該技術創始專利的「潤泰精密材料」表示, 以「輕隔間牆灌漿料」來說,除了砂漿中必備「砂石、水泥、添加劑」外,更要考量「輕質粒料」因素,讓配比調整上變得更重要且困難。比方,想讓粒料均勻裹漿、好泵送的同時,含水量可能會過高或是細質材配比多,如稀泥,造成牆內料體輕重不一、粒漿分離,顆粒懸浮於牆體上方,而下沉則為水泥砂漿體,除強度受影響,日後與外板材也會發生膨拱分離現象;反之,如太過稠密,會有塞管、粒料裹漿不均等狀況,牆內則會有局部空洞、塞填不實等情形。
整體來說,「預拌式泥作砂漿」類產品,最重要無非是出廠前,需嚴選原物料,避免黑心材料混雜進原砂中,造成日後成品的變異崩壞;並且精準控制各項材料的重量配比、均勻度,讓現場人員施工單純化,僅加入適當比例水份均勻拌合,即可發揮建材最佳性能,達成完美建築品質。
文章來源:2020年5月3日 工商時報
延伸閱讀:
2020 / 06 / 06
2020 / 04 / 25